三承,谓大承气、小承气、调胃承气。或本伤寒热极失下,或误汗之、温之、灸之、熨之,或误服银粉、巴豆大毒热药下之,反以亡液损其阴气,邪热转甚;或下之太早,热入里,不成结胸,但以发黄者;或失寒凉调治,或热势本恶,虽按法治之,而不能退其热势之甚者,或下后,热势不退,皆能发于黄也。
如无,黄丹总为细末,面调水为丸。 人小则脉如数,长短亦然。
然既身内有阴寒者,止为杂病,终莫能为汗病也。如未通加朴硝,俟大小便通,方可服损药。
世俗未知,而直以恶寒战栗名阳热气虚,阴寒实胜,因而为治,误人多矣。【注】喘息,气急喝喝而数张口、抬肩、欠肚者,喘也。
凡药,三四月炼,不可多合,五月尤甚。或劳役所损,背验。
<目录>增添别本经验诸方\治痈疽发背治痈疽发背,排脓止痛,利小便。下、发汗者,若服此药多愈,或不愈亦小减,加凉膈散和解尤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