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伤虽平,而气血之流行未畅,不宜接、整、端、提等法,惟宜推拿 [3]盖人身之经穴,有大经细络之分,一推一拿,视其虚实,酌而用之, 则有宣通补泻之法,所以患者无不愈也。[4]从太卫上行足内踝前一寸,筋里宛宛中,中封穴也。
注:[1]灸疝痛偏坠奇穴法,用杆心一条,量患人口两角为则, 折为三段如▲字样,以一角安脐中心,两角安脐下两傍,尖画处是穴。注:[1]丘墟穴,主治胸胁满痛不得息,牵引腰、腿、髀枢中疼痛, 少腹外肾痛,脚腕转筋痛,足胫难行等证。
【方歌】解骨丸能拔箭镞,蜣螂雄黄功效速,象牙末加蜜炼丸,【方歌】铁针入肉随气游,走向心胸险可愁;乌鸦翎灰酒调服,【注】凡铁针误入肉中,无眼者不动,有眼者随气游走,若走向心窠胸膛者险。其余内外治法,俱按痈疽肿疡、溃疡门。
注:[1]涌泉穴,主治足发热,奔豚,疝气疼痛,血淋,气痛等证。[6]刺三分,灸三壮,炷如小麦。
[26]从京门下行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,脐上二分,旁开八寸半, [27]从带脉下三寸,五枢穴也。仍作烦闷者,以新童便灌之。
[7]从悬厘后行,耳前入发际曲隅陷中,鼓颔有空,曲鬓穴也。又云:回肠当脐左回十六曲,大四寸,径一寸,寸之少半,长二丈一尺,又云:广肠附脊以受回肠,乃出滓秽之路,大八寸,径二寸,寸之大半,长二尺八寸,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,是经多气少血。